近年来,无人机逐步应用于航拍、农业、安防、电力、航测等领域,市场异常火爆。与此同时,却频出“黑飞”事故。为加强对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的规范化管理,民航局多次对无人机管理规定修订,对实名制、持证飞行、飞行空域等做了要求,并在2018年9月1日全面接管无人机驾照考试,调整了监管模式,完善无人机执照颁发的相关配套制度和标准。 视距内驾驶员、超视距驾驶员和教员三种驾驶员执照等级也被明确提出,相信很多无人机初入门的小伙伴都会被这三种驾驶员资质搞得晕头涨脑,下面就由金牌教员来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这些级别之间区别和各自适应范围,以便大家在报名的时候能够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别。 
一、局方定义: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编 号: AC-61-FS-2018-20R2,咨询通告下发日期: 2018 年 8 月 31 日中指出: 视距内(VLOS:Visual Line of
Sight)运行,无人机在驾驶员或观测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目视视觉接触的范围内运行,且该范围为目视视距内半径不大于 500 米,人、机相对高度不大于 120
米。在本规定中作为驾驶员等级中的一种。 超视距(BVLOS:Beyond VLOS)运行,无人机在目视视距以外的运行。在本规定中作为驾驶员等级中的一种。 授权教员,是指持有按本规定颁发的具有教员等级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并依据其教员等级上规定的权利和限制执行教学的人员。 二、实际工作中,三者资质在权利、就业、职业、适用人群之间的区别 
(一)、权利内容 1、视距内驾驶员 能够在视距范围内(高度120米,直径500米)GPS模式下作业。PS:但没有申请作业空域的权利。 2、超视距驾驶员 ●有申请作业空域的权利 ●能够独立作业,能够在作业中承担组长重任 ●能够使用姿态增稳飞行模式 ●能够使用地面站航线规划飞行模式 ●能够进行长航时、远距离、高技术的无人机作业项目 3、教员 ●有申请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机构资质的权利 ●有申请AOPA考试中心资质的权利 ●此外兼容超视距驾驶员(机长)全部权利 (二)、就业领域 1、视距内驾驶员 低空航拍、植保领域 2、超视距驾驶员 航拍、植保、测绘、电力、警用、环保、救援、消防等多个行业应用领域 3、教员 培训、航拍、植保、测绘、电力、警用、环保、救援、消防等多个行业教学与应用领域 (三)、职业方向/就业岗位 1、视距内驾驶员 无人机飞控师、检修师、地面勤务、农林植保员、农林助理植保师、农林植保师 2、超视距驾驶员 ●影视摄影师、输变电巡视员、油管巡视员、航空测绘员、三维建模师、高速路巡查员、地质勘查员、灾情调查员、作业规则师、副高级农林植保师、高级农林植保师等 ●此外兼容视距内驾驶员(驾驶员)全部岗位 3、教员 ●实操教练员 ●无人机专业老师 ●民航局无人机考试中心委任考官 ●此外兼容超视距驾驶员(机长)全部岗位 (四)、适用人群 1、视距内驾驶员 爱好者、无人机入门级人员、植保作业人员、学生(能力储备) 2、超视距驾驶员 无人机应用行业从业人员、无人机专业学生、无人机中高级玩家 3、教员 无人机教学从业者、无人机应用领域研发人员、无人机高级玩家 注:1.驾驶员是视距内驾驶员的原称 2.机长是超视距驾驶员的原称 |